清影横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黎明小说limingx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黛一声娇怯怯的“怕”可叫林旭一时傻了眼。他可怜巴巴的瞧着几人,偏贾敏还道:“可是自己找的,自己想办法吧。若是哄不好,咱们黛可不认你这个哥哥呢。”
到底是没难倒林旭,只听他叫了丫鬟道:“我带回来的箱子里有两个贴着红签的,里面都是给弟弟妹妹们带的玩意,你叫两个人抬了来。”
丫鬟领命,出门叫了既个小厮跟去搬箱子过来不提。
林旭这里瞧着精致灵巧的妹妹怎么看怎么喜欢,道:“原是打算等弟弟妹妹们下学回来再一起分给你们的,如今可是先紧着你挑了。”
不多时,两箱子小孩玩意搬了过来。林苏氏与贾敏也跟着瞧了,有竹蜻蜓、陶响球、泥塑、九连环、鲁班锁、孔明锁、字画等常见之物,不过瞧着更为精巧些。也有一些不识得的东西,想是其他地方特有的,样子瞧着倒是有趣。
林旭一件件拿了出来跟黛献宝。黛每每瞧一眼东西,瞧一眼这个哥哥,倒是来了兴致,这会儿子也不说怕这个哥哥了。
这时却见林旭取出个半尺见方的匣子在黛面前打开。黛一瞧,睁大了眼睛,坐直了身子,头微微凑上前去细看。
原来里面展开是一个院子的模型。
正面三间上房,东边两间厢房,细一看,透过门窗竟还清晰可见屋里小小的桌椅床榻等家具陈设。
院子中间是一个小池,池中红花绿叶,长得正好。又都微微倾向一个方向,仿佛正有清风拂过。
西边是座八角小亭,亭中坐着一个小小的人儿,闭着眼,一手执书,似乎正在体会书中深意。另一手拿着茶杯,又似乎是刚饮了一口,正在细品其中滋味。亭子一面游廊连着正房,一面曲桥直至池子中间。
院子四周没有墙,皆是植了修竹芭蕉。整个院子就好似坐落于竹林之中,更添几分清幽。这分明就是个世外之人的居所了。
林旭瞧着黛喜欢,也添了几分笑意,道:“皆是木头制的。之前遇到了个巧手之人,劳他做的。偏他也是个有脾气的,就做了两个。一个我托人送去了鄯州,这个带了回来。用料不算多珍贵,倒是难得这般精巧。妹妹可喜欢吗?”
黛看着这个哥哥,眨巴眨巴眼睛,乖巧点头道:“喜欢。”
贾敏也不禁满口赞道:“难为那人怎么做出来的,这样小的东西却雕刻得这样精致。尤其是亭子里那个人,不过指头大小,竟连神态都清清楚楚,栩栩如生!更难得这院子还真有几分意境。”
林苏氏也不禁为这手艺赞叹,这倒叫她想起以前所学一篇文章《核舟记》了。果然是高手在民间啊。这样的东西其珍贵又哪里是金银可算清的。
林苏氏摸了摸黛的鬓角,柔声道:“黛想要吗,想要可怎么跟哥哥说呢?”
黛抬头看看林苏氏,又望向林旭,嫩嫩的童音甜甜的道:“大哥哥,黛喜欢这个屋子,你可以给我吗?”
林旭叫这一声“大哥哥”叫得欢喜极了,忙不迭的点头。这傻样子倒是逗得林苏氏、贾敏一笑。
却说这日,贾敏从林如海处得了信,年里林涛不打发人接林媛回去了。倒是想着家中已无长辈,除长子林旬、幼女林媛外也不过一二姬妾,林涛便索性带着儿子过府来与女儿团聚。
横竖林家有林苏氏这位长辈在,又为他照养了女儿,林涛想着总是要登门拜年答谢的,倒不如直接同聚过年,省了女儿折腾来回,也更亲密了。
林家上下自然是无有不欢迎的。尤其几个孩子,感情深厚,哪里舍得分离。林苏氏也乐见林家多些亲支来往帮衬。
贾敏便吩咐于安家的道:“今年叔老爷并旬大爷要在咱们府上过年。他们家虽也有自己的房子,只是一来一回咱们家,倒得半日的功夫。冬日里天冷日短的,府里哪能看他这样折腾,必是要留的。你一会儿去前院传个话,叫把前院东边那所院子紧着收拾出来。你再带几个人过去把一应铺盖陈设都安置上,务必妥帖,完了再来回我。”
于安家的应下了,刚退了下去,一个管事媳妇又进来回事。贾敏忽一眼瞧见丫鬟知墨走了进来,抬手止了那媳妇,知墨上前道:“已经把三姑娘抱去老太太那儿了。姑娘路上还问太太呢。”
贾敏一笑,道:“这小丫头!年底事多,我这会儿子忙,倒叫她往太太那儿耍去。”
知墨道:“我也是这么跟姑娘说的呢。可巧到了老太太那儿,老太太正吩咐说今儿天暗沉得紧,怕是晚间有雪,叫爷儿和姑娘们都早点下学呢。还吩咐厨房给爷儿和姑娘们做糖蒸酥酪和藕粉桂花糖糕等点心。这会儿子,老太太屋里只怕也快热闹上了。”
贾敏笑道:“也亏得家里孩子多。”
说着透过窗纸望了望天色,确实比以往暗沉,便道:“去备马车,车里备上暖炉热汤,一会儿去衙门接老爷。这么个天,可别骑马乘轿了。”
待知墨退下,那媳妇继续禀道:“太太,外面来了人送礼请安,说是鄯州沈总兵府上的。”
说着便递上礼单。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