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第一风流

野草靡靡,白雾迷离。

山色如画,氤氲飘渺。

琴声悠悠,自山间而来。

阿陌轻声提醒道:“七郎,该醒了。”

今日寅时初,阿陌连被带人将王献之抱上了牛车。路上,王献之睡得迷迷糊糊,阿陌趁他睡觉时替他梳洗打扮好了。

王献之睁开眼睛,眼皮惺忪的看着阿陌。

阿陌笑着帮王献之穿上木履,王献之抖了抖脚,把脚缩回来。他伸手指向一个包袱。

包袱里准备了一双布棉履,是翘头款的平底鞋。昨日傍晚,阿陌准备东西的时候,王献之特地把这双鞋塞进了包袱里。

最近降温了,清晨山里的气温更低。登山不便穿木履,还是穿一双平底布棉履比较舒适!

见王献之不肯穿木履,阿陌低声劝道:“七郎,赏菊会来了不少名士。诸位都穿着木履,若是你不穿木履,会遭人笑话的。”

王献之无视阿陌的话,亲自动手,扒开包袱,将那双布棉履拿出来。

见状,阿陌无奈的伺候王献之穿鞋。

为王献之穿好鞋后,阿陌将王献之抱出牛车。

王玄之跟王羲之早已下车,左右有人搀扶着他们。

王献之瞥了他们一眼,见这两人穿着木履,他摇了摇头。

王玄之闭上眼睛,一脸陶醉的言道:“琴声悠扬,不知是何人在山间拨弄琴弦,真是一派风雅!”

王羲之笑如清风,温声言道:“除了安石,还有何人?”

郗昙带着郗恢下了牛车,父子两走到王羲之父子的身旁,仔细倾听山间传来的琴声。

听了一会儿,郗昙开口赞许道:“不愧是江左第一风流之名士!谢安石果真风流脱俗!”

王献之站在王羲之的身旁,懒洋洋的打了个哈欠。

郗恢望向王献之,注意到王献之的脚上穿着布棉履,他咦了一声,出声问道:“七郎为何不着木履?”

此话一出,几道视线纷纷盯着王献之的脚。

阿陌讪讪地开口解释道:“七郎执意要穿这双,小奴也没办法……”

王玄之微蹙眉头,低声言道:“还是换了吧!”

阿陌看向王羲之。

王羲之笑着摇头,遣开左右,弯下腰把王献之抱了起来。

王献之动娴熟的搂住王羲之的脖子,把头舒服的靠在王羲之的肩窝处。

王羲之声音宠溺的言道:“小懒儿。”

郗恢直勾勾的盯着王献之,出声说道:“七郎真俊!”

郗昙笑着言道:“若是不俊,怎引得鸿雁为他倾情?”

王羲之淡笑着说道:“走吧!”

一行人沿着青石板台阶往山上走。

越往高处走,琴声越发清晰。

走了半个时辰,众人看到了谢家宅子。

谢家大门敞开,不见仆人。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直播写纯爱文的我在虫族封神》《成为神明的我只锤奇观》《我的梦境可以捡到至宝》《北美新神》《我能继承角色天赋》《福晋来自末世[清穿]》《红楼之平阳赋》《末日杂货铺[经营]》《红楼之平阳赋》《大道朝天

黎明小说【limingxs.com】第一时间更新《我爹是王羲之》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最强假太监:从推倒太子妃开始

最强假太监:从推倒太子妃开始

酱爆鱿鱼
李显穿越古代,成为一名假太监,在皇位争夺中初露锋芒,便被当朝太子妃相中……
历史 连载 260万字
万亿军火之王

万亿军火之王

柯基丶
被大学死党拉来非洲搞军火创业,周正要面临的头一个重大考验是“如何不让公司破产”。凭着销售出身的三寸不烂之舌,以及满满当当7仓库的军火,直奔“万亿销售额”而去的周正,在动荡不安的世界慢慢改变着目标。待到一切尘埃落定,坐拥防务承包、军火销售、情报支持,一切与之相关配套产业的周正这才想起。自己最初的目标,好像也只是“混出人样”而已。——————————硬核向装备与现代战争文,有军火买卖更有拉开架势干仗,
历史 连载 24万字
红楼:这庶子太听劝了

红楼:这庶子太听劝了

三吃糖豆
贾琂穿越红楼,成为贾家庶子。觉醒听劝系统,凡是听从带着恶意的建议,都会触发一次良性逆转。王夫人:“我就让他多抄佛经,他怎么就成了书法大家了?”贾母:“我只是说身为庶子不能继承家业,要有一技之长,没让他发明曲辕犁,得圣上封赏啊!”贾赦:“我真是逗他玩儿啊,我贾家虽然是武将世家,也没让你成为天下第一高手啊,你用不着这么听劝吧。”贾珍:“我让他娶秦可卿是为了我自己啊,谁知道我怎么就中风瘫痪了呢。”贾敬:
历史 连载 184万字
三国之极品枭雄

三国之极品枭雄

浴火重生
东汉末年,烽火连天,群雄并起!试问天下谁主沉浮!曹?刘?穿越成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东汉王朝二皇子。躲宫计,夺凉州,皇族弃子成就逆天大业,城池、金银、美人、兵将尽收囊中!谁人不知凉州刘少卿?
历史 连载 286万字
泰昌大明

泰昌大明

魔法龟Revo
万历四十八年,大明朝已存续252年了。252年不仅是帝国的国祚,更是体制性土地兼并的持续时间。神宗以“倒张、倒冯”为始,以“三大争”为继,以“妖书、梃击”为末,一手开创出明末两党对立的局面。又在集权于己身之后怠政三十余年。在神宗的催化下,两百多年几乎一成不变的官僚系统和治理体系进入了全面腐朽的最后阶段。阶级对抗、官民冲突、女真入寇。内外交困之下,帝国终于走到了灭亡的边缘。7月21日,朱翊钧晏驾,朱
历史 连载 37万字
晚明海枭

晚明海枭

朱楼醉茶
明末什么最重要?钱财!有钱才能爆兵,有兵才能争霸。所以林海早早就确立了目标,先垄断马六甲海峡以东的海贸,再殄灭建虏、扫清流寇,捎带手在东瀛南洋搞搞殖民。当然,还要把半截入土的大明埋了,新的帝国就建立在晚明的坟场上,充分吸收这具腐朽躯体中所蕴含的养分。商帮行会、市镇经济、侈丽风俗、市井文化……当晚明社会的这一切和具有海洋基因的新生政权相结合,这将是一个不一样的帝国。
历史 连载 4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