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流逝,李世民带着大唐的主力回长安去了,跟着李世民回归的还有大量高句丽士族与高句丽中层。

尤其高句丽的宝藏王,不知道谁跟他说了什么,最近安排老师让他学习高句丽本地舞蹈。

至于是不是为了将来宴会的时候给李世民助兴,李泰就不知道了。

不过面对大唐的蛮横,这些高句丽的士族公卿也是敢怒不敢言,或者说他们已经有了最怨恨的对象,比如以高延寿为代表的受到重用的高句丽投降派。

毕竟大家都是投降的,如果大家都被大唐逼迫,调度前往大唐,那大家只会骂大唐,甚至相互串联一下,谋划推翻大唐复辟高句丽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现在则因为打了败战让高句丽没了国运的家伙,反而得到了大唐的重用,自己对高句丽忠心耿耿,结果成了大唐的阶下囚,只要是正常人那心里肯定不平衡的。

跟着大唐强迁的人实际上也不多,大概也就两万户左右。

这里面包括了高句丽近乎所有的上层人士,以及大量富农地主以及本地的豪族,反正你手上有田地就是有罪。

当然,很多的本地豪族自然是不愿意的,那直接就府兵横推,将其斩杀以绝后患。

然后他们家族的一切被洗劫一空,除了不能被拿走的土地被李泰默默拿走。

而识时务的本地豪族,则在李泰这边登记,你有多少的土地,那么到了河西四郡那边就按照比例给你相应的土地,你有多少的财富,根据李泰转化后,便给你多少钱票。

毕竟是丧家犬,亡国奴,他们是没人权的,李泰如此做已经是相当体面了。

至于他们想要反抗,还是那句话,中层阶级想要反抗是不现实的。

随着高句丽的上层一锅端,这让他们根本没足够威望的领袖能把他们整合在一起。

同时唐军对于底层百姓的照顾,让底层百姓根本就不想要跟着他们反大唐。

很简单的道理,跟着大唐哪怕搬砖都能够有饭吃,但是跟着你们,你们却是要把自己口袋里面的最后一点粮食都要抢夺干净,这让百姓怎么可能会跟着他们反叛大唐。

一个冬天下来,跟着谁混更好,对这些百姓们来说,心里面肯定门清的。

甚至有的高句丽百姓主动进行举报,然后获得了一笔额外的收入。

在李泰看到因为高句丽户籍上的百姓是五十万多户,还没有到达历史上的巅峰六十九万户人,只能说高句丽也还没有成长到极致啊。

而五十万多户人中,按照二八法则,大概也就有一万户左右的百姓算中产。

所以大唐也就强迁了两万户,最大限度的确保了不会有什么人逃掉。

现在李唐还能准确的从中找到两万户高句丽中产,那是因为他们手中有土地,有土地那就是中产,就好像现代谁有能有出租的房子,能有额外收入就是中产一个道理。

现代社会跟古代社会的最大不同就是,古代社会底层百姓被淘汰也就淘汰了。

他们的存在在官僚地主眼中,他们本身占用资源没有太多意义。

但在现代的人眼中却不同,对资本来说只要你活着,能够消费,那你的存在就是有意义的,因为你的消费本身就能创造利润。

所以从经济上来说,政府会对基层人员进行一定程度社会保障,因为人口本身就是利益。

在现代社会的中产基本上就是看你需不需要交直接税。

就好像当初三千五百块钱需要交税时,国家差不多有1.86亿人需要交税,当交税的数额提升到了五千元时,那就只有0.636亿人了,而这人数所占国家总人数也就4.5%左右。

说这部分人是中产,肯定有人会有人叫屈,但事实就是如此。

而事实上国家层面制定政策的时,理想状态自然是削减上层补充下层。

但这跟堂下何人,状告本官一样,操作起来难度真不是一般的高。

所以现实中,通过削减中产弥补底层是最常见的政策。

会被直接收税,至少在国家层面来说,你已经是成熟的中产了,拥有被调节的价值了。

现在也还不要叫屈,接下来随着与鹰酱之间的碰撞越发的激烈,使得国家财政或地方财政的困难,中产与富人两大群体说不定还会出现房地产税,遗产税和资本利益所得税之类的奇奇怪怪的税种。

当然,如果能让鹰酱下酒,靠爆鹰酱的装备,那这些政策肯定会延后。

但只要继续熬下去,为了改变经济结构,为解决地方债务或收入的问题,那这些政策迟早会出来的。

而中产不论是在任何政治制度下,实际上是特惨的一个阶级。

差不多存在的意义就是,你辛辛苦苦从底层奋斗到中产,就是为了社会的整体运转平稳,需要你做一下祭品。

回到眼前,这两个做下类比,从五十多万户中强迁两万户,跟十四亿中有零点六亿人缴税,实际比例也是接近的。

基本把高句丽中上阶级一扫而空,留下了一个相对干净的环境。

当然,这种事情也就只能是战胜国对战败国这般劫掠,如果换了在自己国家这么搞,别得不说,你手下军队说不定就要叛乱了,所以这世界最头疼得就是对内改革。

因为这一刀切下去谁也不知道谁的屁股坐在哪里,甚至会引发什么程度的动乱。

毕竟触及利益这种东西,比触及灵魂都要来得让人感觉到刻骨铭心。

而李世民回长安,对李泰来说是放开了手脚,别得不说,先让幽州的各种生产企业启动,先生产二十万套的农具过来再说,还有各种配套的牲畜产业,也让他们送了驽马与骡子过来,为高句丽的春耕做好工具上的准备。

虽然说,李泰让范越风选择地点时,让他特地选择了一些耕地面积不足以供应五千人人口的区域,但只要有土地,这里的人还是会主动去开发这些地方的。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黎明小说【limingxs.com】第一时间更新《耕耘贞观》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红楼:我是贾琏

红楼:我是贾琏

断刃天涯
可以的话,其实我是想躺着过完这富贵的一生。奈何群芳谢尽的结局,令人不忍,只好稍稍努力那么一点点,不能再多了。
历史 连载 236万字
秦时明月之君子六艺

秦时明月之君子六艺

鱼龙服
儒生其实很纯粹,也很可爱!他们以礼为核心,试图让所有人信服他们的“礼”。所以当你能让儒生们信服,那你就是夫子!当你能让夫子们信服,你就是大儒!当你能让大儒们都信服,你就是文宗!这时候你会发现,儒家已经没有对手了,你只能去找百家诸子,让他们也听你的,最终显圣!
历史 连载 249万字
汉风烈烈起南洋

汉风烈烈起南洋

人到中年纸老虎
1765年,周子布来到大幕将要拉开的南洋,他穿越成了河仙鄚家的子弟。在这风云激荡的前夜,他该如何整合纷乱的华人势力、对抗欧洲殖民者的压榨?甚至北望故国,神州陆沉的悲剧何时结束。嗯,不如定个小目标,先从娶华人英雄吞武里大帝郑信的女儿开始吧!
历史 连载 117万字
北宋穿越指南

北宋穿越指南

王梓钧
如果穿越回宋代,是该吟诗作赋、风花雪月?还是厉兵秣马、争霸天下?不论如何,先填饱肚子再说。
历史 连载 414万字
崇祯重振大明

崇祯重振大明

凤凰北斗
一个现代人穿越成为大明崇祯皇帝,重振大明朝的努力。以《崇祯长编》《崇祯实录》《酌中志》等为准,前期按真实历史上的时间线写。
历史 连载 138万字
红楼:这庶子太听劝了

红楼:这庶子太听劝了

三吃糖豆
贾琂穿越红楼,成为贾家庶子。觉醒听劝系统,凡是听从带着恶意的建议,都会触发一次良性逆转。王夫人:“我就让他多抄佛经,他怎么就成了书法大家了?”贾母:“我只是说身为庶子不能继承家业,要有一技之长,没让他发明曲辕犁,得圣上封赏啊!”贾赦:“我真是逗他玩儿啊,我贾家虽然是武将世家,也没让你成为天下第一高手啊,你用不着这么听劝吧。”贾珍:“我让他娶秦可卿是为了我自己啊,谁知道我怎么就中风瘫痪了呢。”贾敬:
历史 连载 18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