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扩音装置。

吹着的曲调也和平常大不一样,老瘪爷说这是一种叫做“给略”的调子。

这七个男子的头饰比较奇怪,红色的头巾上钉着一个围着脑袋绕上半圈的漂亮银牌,银牌上很多榴莲刺一样的突起小锥形,看起来像是古代将领标志的遗留。

但是下边又挂着一排小细铃,随着舞蹈动细细响,似乎又有点女性化。这种搭配,让李君阁感觉非常的古怪。

这八个人转着圈跳,在他们中间的,则是六个穿着用蓝靛染就的衣服的人,其中一个举着鼓藏旗,另外四个在吹芒筒,还有一个敲打着木鼓。

在芦笙队围着圈跳的时候,外围还有一个人专门负责放铁炮。

这种铁炮是一个朝天的铁管,放炮人现场将炸药塞进铁管里点燃,声音超级大,要是不留神没注意靠近了些铁定会被这炮声震得耳朵都嗡嗡响。

李君阁感觉每次铁炮一放,似乎连阿音家的木楼都被震得抖动。

芦笙队每吹完一次,妮妈妈,欧奶奶,阿音,还有家里的亲戚们有的便拿着大盆,夹起里边的肉,往吹芦笙队以及围观的人的嘴里喂,还有的则拿来米酒,用对半开小葫芦舀着喂大家喝。

在育爷爷家外面的小平地踩吹完芦笙,芦笙队又游寨吹舞,据说每个家门口都要吹到。

这支芦笙队是专门的班子,四里八乡很出名的那种,现在是小场面,因此大师傅没有带头,而是由徒弟当芦笙头。

现在他要保留体力,后天的拉牛旋塘大仪式,才是他发挥用的关键时候。

李君阁觉得这场芦笙更像一场验收仪式,或者是试运行,不太正式,充其量是芦笙队一场演练和展示。

十四号的晚上也几乎没有什么大的仪式,更像是一些青年人们的自由活动。就是大家自动集合在游方场一起跳跳芦笙。

阿音,阿代都身着盛装,加入到了跳舞的行列里,按老瘪爷的说法,这叫跳“姑娘芦笙”。

和白天所跳芦笙不一样的地方,就是有姑娘参加,为的是谈情说爱和娱乐,大家一起交流感情。

一听这个李君阁立马也加入了进去,把阿音看得紧紧的,交流感情可以的,不过先冲我来

一场芦笙舞跳到月亮上坡,人群才三三两两散去。

李君阁牵着阿音的手往回走,才发现寨子里的路好窄。

转念一想不可能是路变窄了,便向一直在他身边担任民俗顾问的老瘪爷打听,寨子里这次一共来了多少人。

老瘪爷笑得都不行了:“你这女婿当得还真是大套别家的女婿都忙里忙外的,就你任事儿不管,连多少家客人都不知道。”

李君阁笑道:“规矩不熟悉,不是不想干,是怕干错了犯忌讳。”

老瘪爷一手背在后边优哉游哉地往前走,一手伸出,张开五个手指摇了摇:“老把寨自己就请了这个数。”

李君阁说道:“五户应该不止吧”

老瘪爷笑道:“这么看不起自家爷爷啊五十户数按人算得小两百人”

李君阁大吃一惊:“家里住得下”

老瘪爷笑道:“都是血亲,实在不行就匀呗,不过也不好匀,平均一家估计也有五六十号人。”

“好在我们不计较住处,随便哪屋子挤一挤就行,都不用睡床。哈哈哈哈”

李君阁说道:“我就说怎么这么多人这已经远远超出了民宿的接待能力了”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灵境行者》《我在山中立地成仙》《从流浪地球开始的位面战争》《一心摆烂的恋综女配[快穿]》《全球降临:带着嫂嫂末世种田》《第一次魔法世界大战》《高武纪元》《华娱,从神雕剧组开始!》《在求生综艺被植入大佬人设》【小白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都市小说推荐阅读 More+
双穿年代

双穿年代

中帝人
这是一本从现代到年代互穿的故事。有《四合院》背景,但几乎没有戾气。主打轻松、生活和年代感。来阅文旗下网站阅读我的更多作品吧
都市 连载 28万字
华娱:我被她盯上了

华娱:我被她盯上了

野山椒鱼仔
穿越重生参加《明日之子》。开局落入海后鱼塘中怎么办?在线等,挺急的。唱不成演不就,小小鲜肉可笑可笑。面对小鲜肉,他重拳出击。什么?你是华语乐坛的神话?还不然呢?不好意思!请先收起你做法的道具。因为我才是华语乐坛的半壁江山!
都市 连载 27万字
1978合成系文豪

1978合成系文豪

好想吃薯片
【知青】+【象棋】=短篇小说《???》......江弦穿越到文学最璀璨的1978年,并觉醒“灵感合成系统”。合成灵感,即可获得文学作品。老天爷追着喂饭,他跟着一脚踏入文学圈子,一作成名!从此文坛,有了绕不开的一个存在与永在。游走于尚未辞世的文豪之间,与儿时曾仰望的星辰平起平坐。当人上人,做爹中爹。在虚伪的大雅中,玩了命地俗。爱就是爱,恨就是恨,钱就是钱。他就是时代主流,他的作品就是精神标杆
都市 连载 77万字
从卖盒饭到中华名厨

从卖盒饭到中华名厨

旁墨
网络云厨师冯正明回到了90年代。拜在百年老字号酒楼的一位名厨门下。本以为凭借前世各路名厨云徒弟的经验,加上两年时间学了一手好厨艺,自己接下来应该走上一条逐步成为中华名厨的康庄大道。没想到学徒的酒楼竟然倒闭了。送心灰意冷退休回乡师父走后,冯正明决定要先赚钱。要赚钱,先从火车站前卖盒饭开始吧。凭借前世今生从各大名厨那里学到的手艺。冯正明一步一个脚印赚到一桶又一桶金。当终于把昔日学徒的百年酒楼盘回来,把
都市 连载 314万字
重生香江1972我只想赚快钱

重生香江1972我只想赚快钱

爽文供应商
关于重生香江1972我只想赚快钱:宅男电子工程师郑昆,肝得正果,穿越重生到了1972年的香江。看封号网络小说与港娱爱好者、996与007双料大神如何摸鱼躺平
都市 连载 226万字
重回八零年,赶山也是一种生活

重回八零年,赶山也是一种生活

木辛三土
王安回到了1980年······生活不易,也要放弃前世的浮华,赶山打猎,虽危险艰辛,却自由幸福!!!
都市 连载 253万字